《我本善良》随笔

谈起英国,总想起德雷克船长。人类历史上,鼓励海盗行径的政府并不多。还有大英博物馆内数之不尽的,从中国、东方、世界各地劫掠而去的死的,活的财宝。

对于英国从来没有过向往。但是记忆中总有那些石刻喷泉-那些唯美的雕刻着巴洛克风格雄狮的喷泉。在《我本善良》中,在精美的萨克斯以及梅艳芳和许志安摇曳四起的歌声里,一对完美的情侣-石伊明和齐浩男,就是在那里匆匆擦肩而过。

清浅如酒的灯光里,石伊明看着齐浩男一贯多疑而忧郁的眼睛,说:“我一向都是向前看的。”这句话树立了我多年以来的信仰。齐浩男却在石伊明坚定的注视里缓缓地说道:“但是像这影子,我小时候总想把它抛在身后,可是无论如何它永远在我的眼前。”石伊明于是抿着嘴角笑了—这是她一贯的微笑方式,她转身,道:“这样,它不是就在你的身后了么。”

齐浩男高贵、邪气、冷酷与正直集于一身。难怪有人撰文说“齐浩男之后,港剧再无可恋之人。”女人似乎都梦想嫁给齐浩男那样的男人,但是男人,却并没有听说几个梦想娶石伊明的。想一想,石伊明那样的大美,有几个男人能够有品味欣赏呢?男人的梦中情人是黛安娜,漂亮娇柔、小鸟依人、跳跳芭蕾、还会时不时地撒撒娇、吃吃醋;至于石伊明,做朋友、做同事,都是极好的,但是做女友做妻子,对不起:敬而远之。

想来也是,这样的女子,也只有齐浩男才配得上了。

最初,在石伊明进入齐浩男生活轨道之前,齐的女友是门当户对、郎才女貌的黛安娜。王子和公主的故事,却没有传说中那样完满的结尾。齐浩男和黛安娜吵架拌嘴的时候,黛安娜说:“浩男,你明知道我喜欢鲜花的,为什么从来都不送给我?”齐浩男按着她的臂膀说:“黛安娜,我以为你和别的女孩子是不同的,所以我才会在海边拣来的美丽的海螺送给你。”黛安娜说:“可是你明知道我是喜欢鲜花的。”

是的,明知道她是喜欢鲜花的。

危机早在那时已经潜伏了。

即使黛安娜不死,这段恋情早晚会走向尽头。黛安娜自己在错误的假想中为了齐浩男而自杀了,当海水没过她的头顶的时刻,她心里会想些什么?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,自有她自己的一份痴情与绝决,她也有刚强的一面,不过说到底,她是脆弱的。

齐浩儿早在齐浩男和石伊明未曾见面以前,就以她天生的聪慧和任性断言:“哥,我觉得你跟伊明真的是绝配。”两个一样喜欢仰望苍穹观察灿烂星宇的人,一样的倔强一样的要强,一样的向往自由一样的不肯妥协,一样的喜欢风衣一样的偏爱暗色调,也许,真的是“绝配”罢?

石伊明居然是抽烟的,这是我当时颇不能接受的一个事实。后来,我得知法拉齐也是抽烟的,于是释然了。除了抽烟以外,她的一切:短发,风衣,黑眼睛,记者的职业,于我简直成为一种典范。我对于短发的迷恋,不能不说是从石伊明开始。我也喜欢小龙女,但是我觉得远远的欣赏就够了。看她美若天仙,看她超凡脱俗,看她的白衣在风中摇曳成绝美的神话,可是神话就是神话,似乎离我太远。石伊明不同,她从某种意义上给予我一种人生的惊觉—原来女人是可以这样的-那才是我真正喜欢的。我从前似乎一直在模模糊糊地等待这个人,结果她现在居然出现了。

石伊明和齐浩男都是港剧里的另类。如齐浩男者的白马王子和黑马王子后来充斥着港剧,然而,却没有一个人能如他一样冷峻而优雅。如石伊明般的所谓“知性女子”也不乏其人,但是没有一个如同她这样独立而倔强。后来的很多类似角色因为剧本的浅显和表演的夸张,都显得矫柔造作。

《我本善良》里出现了许多被后代港剧不断模仿的情节,可是以我多年看港剧的所得来看,那些白烂的情节都是画皮难画魂。港剧里不乏在大结局里,男主角追寻女主角而去,而女主角眼睛失明的情节也不在少数。可是,在《我本善良》里,这个结尾已经到达了一个后世难以超越的高度—只有那个齐浩男,只有那个石伊明,才可能有这样一个结尾:

石伊明消失于齐浩男可思考的范围所及,独自一个人来到伦敦的别墅,冲一杯咖啡听着她和齐浩男的录影带,所爱的人已经安静而悲哀地走到她眼前,她却看不见。

她失去了眼睛——她明亮而且黑白分明的漂亮眼睛。她听着过去的欢笑,她落寞而幸福,寂静而淡定。

她没有错,而且她不后悔。这是她的坦然。

可是在一丛绿色的草里,在安宁的湖边,她跌倒了。齐浩男搀起她的手臂,她还很惶惑:“是谁呀,谁?”

“我想回来看看我订的玫瑰。为什么不告诉我,为什么?”

“我不能留在香港,等人可怜我。”

“可是如果我想不起来怎么办,如果我就想不起来了呢?”

“我会一直等下去。等到我老,等到我死。”

金色的夕阳里,他抚着她的脸,珍珠的耳钉在短发里烁烁地发光。我知道,那是他和她生命里不可忘记的时刻。

那也是石伊明和齐浩男生命里不可忘记的时刻。

他和她生命里最华美的,在那一刻定格。

Share

柚子比特

IP架构师

You may also like...

发表回复